拱形屋顶采光带的两种做法

在现代工业厂房和市场建筑中,拱形屋顶不仅具备结构优势,还可通过设置采光带改善室内采光环境,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拱形屋顶采光带结构形式及施工细节。

拱形屋顶采光带的两种结构形式

中空式采光带通常会在拱形屋顶的部分区域预留出用于安装采光材料的位置。例如,在30米跨度的屋顶结构中,常见的做法是保留中间10米或两侧各5米作为透光区域。这种布局可以有效引入自然光,适合有局部照明需求的建筑。

通长式采光带则是指在整个屋顶结构上连续设置采光区域,使得一整段区域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效果。这种方式多用于对光照需求较高的空间,结构上更为直观,但需要更高的施工密封标准。

采光带施工工艺解析

在拱形屋面瓦片之间,施工方通常会预留61公分的空位,用于铺设采光板。中部结构采用5×5公分镀锌角钢支撑,为阳光板提供牢固基础。阳光板铺设后,通过5.5×25mm镀锌钻尾钉进行锚固,增强抗风性能。

采光板两侧将覆盖1.5cm至2.5cm宽的镀铝锌压条,以形成边界的加固压条,同时对钉孔和缝隙位置使用耐候型玻璃胶统一密封,保障结构的整体防水性。

采光带的使用建议

虽然采光带可以带来更明亮的内部环境,但从施工与维护的角度出发,仍需谨慎选择。由于采光材料存在易老化、易破损的特点,加上连接处较多,可能存在漏水风险,因此在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功能需求慎重采用。

施工实例展示

以下现场照片拍摄于山东潍坊十甲农贸市场,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安装采光带的实际记录。

图中可见,采光带使用的是FPR树脂材质,厚度为2.5mm,具备较好的透光性和耐候性。施工团队正在对钉孔进行密封处理,从细节上保障屋面整体的防水性能,体现了施工质量的严谨性。

关于施工质量的考量

选择何种类型的采光带结构,应结合建筑功能、维护成本和使用周期综合考虑。合理布置采光区域、选用适配材料、加强边缘密封,是确保采光带安全性与实用性的关键。

特别说明:本文所涉及的内容及图片均采自真实施工场景,内容仅为结构介绍及技术参考使用,严禁擅自转载。

相关内容